成語:白猿劍術
拚音 bái yuán jiàn shù
解釋 後漢.趙曄《吳越春秋》卷九《勾踐陰謀外傳》載:“春秋時,越王勾踐經過十年生聚,準備大舉伐吳。大夫範蠡推薦越國一處女幫助士兵操練武藝。處女在赴任的路上,“道逢一翁,自稱曰袁公。問於處女:“吾聞子善為劍,願一見之。’女曰:‘妾不敢有所隱,唯公試之。’於是袁公即仗箖箊竹(一種竹名)。竹枝上頡橋(向上舞動勁疾貌),末墮地(或作“竹枝上頡,橋末墮地”。按,上飛曰頡;撟,舉起。此亦通)。女即捷(一說捷即接,或直寫作接)末。袁公則飛上樹,變為白猿。遂別,於(往)見越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