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奪門之變
拚音 duó mén zhī biàn
解釋 指明英宗複位的事件。正統十四年(1449年),英宗被瓦剌擄去後,兵部尚書於謙等擁立英宗弟朱祁鈺為景帝(即明代宗,年號景泰,1450-1457年在位),遙尊英宗為太上皇,抗擊瓦剌。次年與瓦剌議和,英宗返回京師,居南宮,不許諸臣朝謁。景泰八年(1457年),英宗得到宦官曹吉祥、將領石亨、官僚徐有貞等的支持,乘景帝病重,發動政變,石、徐率兵破牆奪門入南宮,迎英宗複位,廢景帝,殺於謙,改景泰八年為天順元年。史稱“奪門之變”。
例子 清·沈德潛、周準《明詩別裁》九朱國祚《西山謁景皇帝陵》:“北狩專馳通問使,南還偏賞奪門功。”
典故
《明史》卷12《英宗後紀》153頁:“天順元年(1457年)春正月……丙戌,詔赦天下,改景泰八年為天順元年。論奪門迎複功,封石亨忠國公,張軏(yuè月)太平侯,張輗(ní尼)文安伯,楊善興濟伯,曹吉祥嗣子欽都督同知。丁亥,殺於謙、王文,籍其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