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宋景三慮
拚音 sòng jǐng sān lǜ
解釋 《呂氏春秋.製樂》:“宋景公之時,熒惑在心(注:熒惑,即火星;心,即商星,為宋之分野),公懼,召子韋而問焉(注:子韋,春秋時宋國的天文曆算家,知星宿善卜吉凶),曰:‘熒惑在心,何也?’子韋曰:‘熒惑者,天罰也;心者,宋之分野也;禍當於君。雖然,可移於宰相。’公曰:‘宰相所與治國家也,而移死焉,不祥。’子韋曰:‘可移於民。’公曰:‘民死,寡人將誰為君乎?寧獨死。’子韋曰:‘可移於歲。’公曰:‘歲害則民饑,民饑必死,為人君而殺其民以自活也,其誰以我為君乎?是寡人之命固盡矣,子無複言矣。’子韋還走,北麵載拜曰:‘臣敢賀君,天之處高而聽卑。君有至德之言三,天必三賞君,今夕熒惑其徙三舍,君延年二十一歲。’公曰:‘子何以知之?’對曰:‘有三善言,必有三賞。熒惑必三徙舍,舍行七星,星一徙當一年,三七二十一,臣故曰君延年二十一歲矣。臣請伏於陛下以伺候之。熒惑不徙,臣請死。’公曰:‘可。’是夕熒惑果徙三舍。”此事又見《淮南子.應道訓》、《史記.宋微子世家》、《新序.雜事四》、《論衡.變虛篇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