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南麵百城
拚音 nán miàn bǎi chéng
解釋 舊時比喻尊貴富有。也比喻藏書很多。
出處 《魏書·李謐傳》:“丈夫擁萬卷,何假南麵百城。”
例子 填詞之樂,上天入地,作佛成仙,無一不隨意到,較之~,洵有過焉者矣。 清·李漁《閑情偶寄•音律第三》
語法 作賓語;比喻統治者的尊貴富有
南麵,古以南向為尊,麵向南坐,即指居尊位。
百城,百座城池,表示領地廣大。
形容高居權要,尊貴榮耀富有。
本北魏李謐言誌之語。
李謐,字永和,趙郡(今河北趙縣)人。
少好學,博通諸經,遍覽百家,以至本是他拜小學博士孔璠為師,數年後,璠反向謐請教,為此與謐同學的人戲稱:“青成蘭,蘭謝青,師何常,在明經。”後朝廷征召他為著作佐郎,他推辭;州裏兩次舉薦征召,他也不就;隻以彈琴讀書為業,然而年僅三十二就死了,遐邇悼惜。
於是,孔璠等學官45人上奏道:“故處士趙郡李謐,年十三通《孝經》、《論語》、《毛詩》、《尚書》,更長曆數之術,州閭有神童之號。曾鳩集諸經,廣校同異,提筆為文,文氣磊落,令讀者忘疲。曾表明自己的誌向說:‘丈夫隻要擁書萬卷,何必有統轄百城的尊貴。’並真的棄產而治學守道,但正欲宣揚墳典,可惜暴疾而卒,朝廷怎可漠然視之呢!”不久,聖上降詔,讚謐“誌守衝素,儒隱之操”。
並旌表李謐門閭,門稱‘文德’,裏稱‘孝義’,昭示謐的高節。
後也以坐擁書城,擁書百城喻藏書之富或嗜書之深。
又作書城坐擁,自擁書城,擁百城書,書擁百城,坐擁書百城,擁書南麵,南麵擁書,百城之富。
【出典】:《魏書》卷90《李謐傳》1938、1939頁:“其年,四門小學博士孔璠等學官四十五人上書曰:‘竊見故處士趙郡李謐……鳩集諸經,廣校同異,比三傳事例,名《春秋叢林》,十有二卷……辭氣磊落,觀者忘疲。每曰:‘丈夫擁書萬卷,何假南麵百城。’……暴疾而卒……其可默乎!’事奏,詔曰:‘謐屢辭征辟,誌守衝素,儒隱之操,深可嘉美……諡曰貞靜處士,並表其門閭,以旌高節。’遣謁者奉冊,於是表其門曰‘文德’,裏曰‘孝義’雲。”
【例句】:清·黃宗羲《天一閣藏書記》:“強解事者,以數百金捆載坊書,便稱百城之富。” 清·李漁《閑情偶寄·音律第三》:“填詞之樂,上天入地,作佛成仙,無不隨意到,較之南麵百城,洵有過焉者矣!” 清·歸莊《感懷》:“捉鼻東山關氣運,擁書南麵足經綸。” 清·歸莊《苦家居作·之四》:“安得良朋共披對,雄哉南麵擁書城。” 清·尤侗《夏日閑居雜詠八首·之三》:“南麵百城足矣,北窗一枕悠然。” 清·王士禎《閱先兄西樵故書泣賦》:“南麵百城如昨夢,河東三篋憶往年。” 清·顧汧《木庵荊岩梅崖枉過夜話分得魚字·之一》:“寒窗獨擁百城書,客至雄談慰索居。” 清·黃景仁《笥河先生見次原韻》:“自擁書城掩關坐,不知門外有車塵。” 清·丘逢甲《次韻和柳汀三十感懷》:“鬥酒歸謀延壽客,書城坐擁勝窮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