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東郭履穿
拚音 dōng guō lǚ chuān
解釋 此典原指東郭先生貧困饑寒,等候征召。後以此典形容讀書人窮困饑寒;也指雪中行走;或用以吟雪。東郭,複姓。齊(今山東泰山以北)人。他久在公車官署等候差事,貧困饑寒,衣服破舊,鞋子不完整。在雪中行走,鞋子有麵無底,腳全部踩在地上。過路人譏笑他,東郭先生回答他們說:“誰能穿著鞋子在雪中行走,讓人看去,腳上麵是鞋子,鞋子下麵竟像人的腳呢?”此典又作“步雪履穿”、“履弊”、“東郭履”、“東郭足”、“履跡”、“履下趾”、“貧士履”、“東郭脛”、“郭履”、“履穿東郭”。
例子 唐·王維《送鄭五赴任新都序》:“牽衣時見,步雪履穿,獲戾由忠,是貧非病。” 唐·韓愈《喜雪獻裴尚書》:“履弊行偏冷,門扃臥更羸。” 唐·李商隱《崔處士》:“雪中東郭履,堂上老菜衣。” 宋·蘇軾《謝人見和前篇》之一:“敗履尚存東郭足,飛花又舞謫仙簷。” 明·高啟《為石城朱氏題梅雪軒》:“履跡誰來東郭朝,笛聲不起南樓夜。” 明·王世貞《杜員外述貶》:“雪壓履下趾,風欺衣前肘。” 清·顧炎武《京師作》:“足穿貧士履,首戴狂生盎。” 清·歸莊《冬至後五日訪徐昭法》:“不須鞭策灞橋驢,那怕凍僵東郭脛。” 清·唐孫華《和友人郊字雪詩》:“敝剩蘇裘在,穿從郭履嘲。” 清·孫暘《甲寅四月宋寥天少宰特疏薦餘》:“瑟向齊門知不好,履穿東郭自安貧。”
典故
《史記》卷126《滑稽列傳·東郭》3208、3209頁:“東郭先生久待詔公車(官署。設公車令掌管宮殿中司馬門之警衛。凡吏民上書言事和朝廷征召等事都由它管理),貧困饑寒,衣敝(破舊),履不完(不完整;破爛)。行雪中,履有上無下,足盡踐地。道中人笑之,東郭先生應之曰:‘誰能履行雪中,令人視之,其上履也,其履下處乃似人足者乎?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