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浮寄孤懸
拚音 fú jì gū xuán
解釋 浮:漂浮不定;寄:寄存;孤:孤獨;懸:吊掛。漂浮似地懸掛著。形容做事情沒有基礎,花架子大。也指形勢急迫,很危險。
出處 唐·韓愈《與鄂州楊中丞書》:“急之則怨,緩之則不用命,浮寄孤懸,形勢銷弱。”
典故
並列 漂浮似的寄存,單獨地懸掛。
唐·韓愈《與鄂州楊中丞書》:“急之則怨,緩之則不用命,~,形勢銷弱。”△貶義。
用於描寫不紮實。
拚音 fú jì gū xuán
解釋 浮:漂浮不定;寄:寄存;孤:孤獨;懸:吊掛。漂浮似地懸掛著。形容做事情沒有基礎,花架子大。也指形勢急迫,很危險。
出處 唐·韓愈《與鄂州楊中丞書》:“急之則怨,緩之則不用命,浮寄孤懸,形勢銷弱。”
並列 漂浮似的寄存,單獨地懸掛。
唐·韓愈《與鄂州楊中丞書》:“急之則怨,緩之則不用命,~,形勢銷弱。”△貶義。
用於描寫不紮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