士為知己者死,女為悅己者容 |
士:古代對男子的美稱,也指有某種才能的人。悅:喜愛,古作“說”(yuè)。容:打扮... |
士別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 |
男兒相別三天,就應另眼看待,極言進步之速。《三國誌.吳誌.呂蒙傳》南朝宋裴鬆之注... |
士別三日,當刮目相看 |
士:古時對男子的美稱。刮目:擦拭眼睛,表示去掉老眼光。士人分別三天,就應當另眼看... |
士可殺,不可辱 |
《禮記.儒行》:“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,可近而不可迫也,可殺而不可辱也。”後因以“... |
始終者,萬物之大歸 |
始終:本指產生和死亡,這裏是偏義複詞,專指死亡。`16``1`死亡是萬物的最終歸宿。語出... |
室如懸磬,野無青草,何恃而不恐 |
磬(`21`ㄑㄧㄥˋ `27`qìng`1`):古代懸掛在架上供演奏用的石製打擊樂器。恃:依仗,... |
師其意,不師其辭 |
師:效法,學習。意:指思想內容。`16``1`學習前人文章的立意,而不是模仿前人文章的辭... |
施朱太赤,施粉太白 |
施:加。朱:紅色,此指胭脂之類的化妝品。抹一點胭脂就太紅了,搽一點香粉又太白了。... |
時日曷喪,與汝偕亡 |
《尚書.湯誓》:“夏王率遏眾力,率割夏邑。有眾率怠弗協,曰‘時日曷(hé何時)喪,... |
時日曷喪,予及汝偕亡 |
時:同“是”,指示代詞,相當於“這”。日:太陽,比喻暴君夏桀。曷:何。這裏是“何... |
時來風送滕王閣,運去雷轟薦福碑 |
“時來”句:唐代王勃因在省親途中乘船遇到便風,趕上參加閆都督設在滕王閣上的宴會,... |
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 |
分辨是非得失的能力人人都是有。 |
是非隻為多開口,煩惱皆因強出頭 |
舊指多言易生是非,而招致煩惱。`16``1`表示要韜晦慎言。語出宋.無名氏《張協狀元》戲... |
獅子搏兔,必用全力 |
獅子和兔子搏鬥,一定使用全力。比喻事無大小都慎重對待,全力以赴,不掉以輕心。 |
石人一隻眼,挑動黃河天下反 |
元末紅巾軍起義前民間流傳的歌謠之一。至正四年(1344年)、八... |
虱多不癢,債多不愁 |
身上的虱子多了反倒不覺得瘙癢;欠的債多了反倒不怎麽發愁。比喻遭遇到的事情多了,已... |
視其所以,觀其所由,察其所安,人焉廋哉,人焉廋哉 |
以:與,親附。由:經由。安:安心。焉:怎麽。廋(`21`ㄙㄡ `27`sōu`1`):隱藏。`1... |
識其一,不知其二 |
見【知其一,不知其二】(1372頁)。 |
詩有別材,非關書也;詩有別趣,非關理也 |
別材:特殊的才能。材,一作“才”。別趣:特殊的韻味。理:道理,義理。`16``1`作詩須... |
詩有別趣,非關理也 |
見〔詩有別材,非關書也;詩有別趣,非關理也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