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忍垢偷生
拚音 rěn gòu tōu shēng
解釋 忍受恥辱,苟且求生。
出處 唐·陳子昂《為張著作謝父官表》:“所以忍垢偷生,克躬自勵,期效萬一,補過酬恩,灰軀糜骨,以甘心願。”
例子 我不想這樣~。
語法 作謂語、賓語;指苟且偷生
典故
忍受恥辱,苟且求生。
唐.陳子昂《為張著作謝父官表》:“所以忍垢偷生,克躬自勵,期效萬一,補過酬恩,灰軀糜骨,以甘心願。”亦作“忍辱偷生”。
《三國演義》八回:“妾恨不即死,止因未與將軍一訣,故且忍辱偷生。”亦作“忍恥偷生”。
《醒世恒言》卷三六:“忍恥偷生為父仇,誰知奸計覓風流。勸人莫設虛言誓,湛湛青天在上頭。”清.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.槐西雜誌二》:“大抵女子殉夫,其故有二……一則忍恥偷生,苟延一息,冀樂昌破鏡,再得重圓,至望絕勢窮,然後一死以明誌,此生於情感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