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文身斷發
拚音 wén shēn duàn fā
解釋 古代荊楚、南越一帶的習俗。身刺花紋,截短頭發,以為可避水中蛟龍的傷害。後常用以指較落後地區的民俗。
出處 《左傳•哀公七年》:“大伯端委以治周禮,仲雍嗣之,斷發文身,裸以為飾,豈禮也哉。”
例子 無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用於書麵語
典故
古代荊楚、南越一帶的習俗。
身刺花紋,截短頭發,以為可避水中蛟龍的傷害。
後常用以指較落後地區的民俗。
《史記.周本紀》:“〔古公〕長子太伯、虞仲知古公欲立季曆以傳昌,乃二人亡如荊蠻,文身斷發,以讓季曆。”亦作“文身剪發”。
《韓詩外傳》卷八:“夫越亦周室之列封也……文身剪發而後處焉。”漢 劉向《說苑.善說》:“越文身剪發,範蠡、大夫種出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