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陽九之阸
拚音 yáng jiǔ zhī è
解釋 陽九:古代術數家的說法,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為元,初入元一百零六歲,外有災歲九,稱為“陽九”。指災難之年或厄運。
出處 《漢書•食貨誌上》:“予遭陽九之阸,百六之會,枯旱霜蝗,饑饉薦臻。”
典故
陽九:古代術數家的說法,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為元,初入元一百零六歲,外有災歲九,稱為“陽九”。
因以指災難之年或厄運。
《漢書.食貨誌上》:“予遭陽九之阸,百六之會,枯旱霜蝗,饑饉薦臻。”亦作“陽九之會”。
《三國誌.魏書.司馬朗傳》:“明公以高世之德,遭陽九之會,清除群穢,廣舉賢士,此誠虛心垂慮,將興至治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