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怨曠思歸
拚音 yuàn kuàng sī guī
解釋 曠:久;怨曠:長期別離。長期別離,盼望早日還鄉。
出處 漢·陳琳《為袁紹檄豫州》:“又操軍吏士,其可戰者皆自出幽冀,或故營部曲,鹹怨曠思歸,流涕北顧。”
例子 留義募將士既久,鹹~,或有輒去者,乃題鄴城門。 《晉書•成都王穎傳》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用於書麵語
典故
並列 曠,久。
長期別離長久,盼望還鄉。
漢·陳琳《為袁紹檄豫州》:“操軍士吏,皆自出幽冀,或故營部曲,鹹~,流涕北顧。呂延齊注:怨,別;曠,久也。”△舊用於背鄉離井的人,多指遠行或從役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