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捉刀人
拚音 zhuō dāo rén
解釋 指曹操。引申頂替人做事或作文的人
出處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•容止》:“魏王雅望非常,然床頭捉刀人,此乃英雄也。”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用於書麵語
故事 三國時期,生性多疑的曹操在會見匈奴的使者時,為了顯示他的威武形象就讓一表人才的崔季珪裝成他接見,自己則扮成武士提著刀站在床頭。會見完畢就命間諜問匈奴使者對魏王的印象如何,匈奴使者說床頭捉刀人才是真正的英雄
《世說新語.容止》:“魏武(曹操)將見匈奴使,自以形陋,不足雄遠國(據梁劉孝標注引《魏氏春秋》說:“武王姿貌短小,而神明英發。”),使崔季珪(《三國誌.魏書.崔琰傳》:“崔琰字季珪,清河東武城人也。”“琰聲姿高暢,眉目疏朗,須長四尺,甚有威重,朝士瞻望,而太祖亦敬憚焉。”)代帝,自捉刀立床頭。
既畢,令閑(間)諜(古代又稱細作,即負有特殊使命,僑裝偵探敵情的人)問曰:‘魏王何如?’匈奴使答曰:‘魏王雅望非常;然床頭捉刀人,此乃英雄也。
’魏武聞之,追殺此使。
”
據唐劉知幾辨此非事實。
見《史通.暗惑》。
三國時,曹操接見匈奴的使臣,自己認為相貌不足以威震外域,便使崔季珪代替自己接待來使,自己捉刀立在床頭前,以充侍禦。
然後曹操派人探聽使者對魏王的印象如何。
匈奴來使卻認為床頭捉刀人是真正的英雄。
後因此事稱代人作文為“捉刀”,稱代人作文的人為“捉刀人”。
《唐書.劉沔傳》:“(沔)客振武將軍範希朝署。牙將軍中大會,沔捉刀立堂下,希朝奇之,謂曰:‘後日必處吾坐。’”此即暗用其事。
清蒲鬆齡《聊齋誌異.張鴻漸》:“趙以巨金納大僚,諸生坐結黨被收,又追捉刀人。”
近義詞 床頭捉刀人
英語 ghost—wri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