拚音
páng mén wài dào
解釋
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別。借指不正派的學術派別。現泛指不正派的東西。
出處
《禮記·王製》:“執左道以亂政,殺。”明·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三十四回:“左道旁門亂似麻,隻因昏主起波查。”
例子
蓋譚詩論文,有粗鄙熟爛者,有旁門外道者,有泥古至死不悟者,最足損人神智。
★清·鄭燮《花間堂詩草跋》
語法
作賓語、定語;指不正經的東西
典故
見“旁門左道”。
清·鄭燮《花間堂詩草跋》:“蓋譚詩論文,有粗鄙熟爛者,有~者,有泥古至死不悟者,最足損人神智。”
近義詞
旁門左道 , 旁門邪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