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棄本逐末
拚音 qì běn zhú mò
解釋 棄:舍棄;逐:追求。古指丟棄農桑從事工商等其他事業。現比喻不抓根本環節,而隻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。
出處 《漢書·食貨誌》:“棄本逐末,耕者不能半,奸邪不可禁,原起於錢。”
例子 珽獨不讚成散樂,奏言:“棄~,有礙盛治。” 蔡東蕃《南北史演義》第九十二回
語法 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、狀語;指本末倒置
典故
ㄑㄧˋ ㄅㄣˇ ㄓㄨˊ ㄇㄛˋ qì běn zhú mò 600 ① 古指丟棄農桑從事工商等其他事業。
《漢書.食貨誌下》:“民心動搖,棄本逐末,耕者不能半,奸邪不可禁。”清 顧炎武《錢糧論》上:“吳徐知誥從宋 齊丘之言,以為錢非耕桑所得,使民輸錢,是教之棄本逐末也。”
近義詞 棄本求末
反義詞 棄末返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