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棄逆歸順
拚音 qì nì guī shùn
解釋 指脫離叛軍而歸順朝廷。
出處 唐·韓愈《論淮西事宜狀》:“自然相率棄逆歸順。”
例子 《舊唐書•仆固懷恩傳》:“臣男玢嚐被同羅虜將,蓋亦製不由己,旋即~。”
語法 作謂語、賓語;用於叛軍歸順
典故
謂脫離叛軍而歸順朝廷。
唐 韓愈《論淮西事宜狀》:“若形勢已窮,不能為惡者,不須過有殺戮,喻以聖德,放之使歸……自然相率棄逆歸順。”《舊唐書.仆固懷恩傳》:“臣男玢嚐被同羅虜將,蓋亦製不由己,旋即棄逆歸順。”